一、 学院简介
学科实力雄厚,体系完备。 565net必赢客户端拥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能源动力专业学位博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国家重点学科。构建了本-硕-博贯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布局前沿,优势突出。开设5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机器人工程(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新工科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
师资力量顶尖,平台卓越。
院士领衔: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教授领航,汇聚包括北京市教学名师、煤炭行业教学名师、中国科协及北京市“青托”人才、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在内的高水平师资。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教授(含研究员)23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61人。



平台支撑:拥有应急管理部煤矿智能化与机器人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矿山机器人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河北省煤矿巷道轨道运输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机械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机械工程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中煤集团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3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科研创新强劲,成果丰硕。深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863/973)等重大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引领煤炭行业机电装备与智能供配电领域科技进步。
育人成效显著,桃李芬芳。现有在校生1800余人(本科生1100+,研究生700+)。本科生深造率稳定在50%左右(推免率约18%),就业率持续保持95%以上。毕业生广受社会赞誉。

面向未来,学院将坚持“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内涵提升”,以顶尖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卓越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矢志打造特色鲜明、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机械电气工程科教高地!
二、 本科教学改革成效
——深耕新工科建设 构建“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专业结构优化升级:精准对接制造强国战略
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增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2个新工科专业,暂停材料科学与工程招生,实现100%专业覆盖国家级/北京市一流专业或新工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北京市一流专业。
教改项目引领突破:先后主持教育部新工科项目 “矿山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协同育人”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教育机器人及其教学体系研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大教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项以及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0余项。
2. 产学研协同育人:竞赛赋能创新实践能力
竞赛培育体系化:聚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等学科特色,系统构建学科竞赛培训平台。通过建设“科技”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进一步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近四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1项,实现了该项赛事金奖的突破。四年来累计斩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教育部A类赛事全国一等奖32项、二等奖30项。




《自动控制原理》、《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公差与技术测量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获北京高校重点优质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质教案,实现了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教案的全覆盖。






3. 智创中心建设:打造全校工科实践育人新高地
平台定位革新:建成新时代智造创新中心,终结学校无高水平工程训练场所历史,为全校工科生提供跨书院融合的综合实践平台,构建了覆盖电工电子、机械制图等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实现了 “新兴工科→工程训练→双创教育→学科竞赛”四位一体培养路径;开展了面向矿山智能化与全校工科学生能力提升的‘课程-专业-平台’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跨学院辐射成效:支撑全校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10项、省部级奖38项;外院学生获奖数持续增长,对全校本科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同时产出行业协会/校级教学成果奖12项,在发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水平教改论文。教改经验多次获邀全国教学会议推介,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三、优秀学生代表展示

(1)谌威,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机器人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获得者,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本科期间获得各类荣誉奖项超4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项。曾带领校定向越野协会组织2000人规模的越野赛事,协会获评“五星社团”,个人获评“风云会长”;还曾作为班长带领首届机器人工程专业班级获评首都大学、中职院校“先锋杯”优秀基层团支部;校优良学风标兵班等。从学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坚定投身于机器人行业。参与编写工信部《灵巧手行业发展白皮书》、《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等相关研究报告,持续推动具身智能领域的产学研融合。

(2)牛晨耕,中共党员,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级本科生,曾服役于武警内蒙古总队鄂尔多斯支队担任步枪手。本科期间综合成绩排名5/108,发表论文1篇,受理专利1项,成功保研至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分布式柔性资源聚合调控。大学四年获各类荣誉证书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龙软科技智慧矿山优秀学生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金诚信励志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北京市二等奖等重要奖项。曾获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优秀毕业生、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2022年优秀退役大学生、电气工程学院十佳学子、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其本科毕业设计获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工作经验丰富,曾担任国旗护卫队副队长、乒乓球社团社长、国防五班班长、电气实验室助理等职务。社会实践表现出色,担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交通组副组长,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实习并获评"优秀助理"荣誉称号,在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实习。文体特长突出,在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定向越野、水上运动会等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完成4场马拉松赛事,充分展现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优秀品格。

(3)梁冀凯,中共党员,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保送至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特等奖学金、小米奖学金等奖励。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获得第八届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设计表达竞赛个人二等奖及团体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22年度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负责人、暑期社会实践校级报告特等奖、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团员等荣誉。曾任班级班长、机电学院学生会办公室负责人、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等职务,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

(4)薛惠敏,中共党员,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保送至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特等奖学金等奖励。参与北京市级大学生优秀创新训练项目《煤矿井下搬运机器人研制》,参与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复杂散热条件下液冷技术研究》,基于此项目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省级二等奖、“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主体赛市赛三等奖、第一届“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华北赛区创新组优胜奖、2022年度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报告特等奖、校级优秀团员等各项荣誉。曾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荣获奥林匹克公共区“志愿服务之星”称号。志愿服务总时长435小时。曾任校大学生艺术团宣传部负责人、机电学院2020级辅导员助理、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等职务,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

(5)王咏琪,中共党员,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现推免至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曾担任机电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材料2020-1班班长。在校期间,发表三作EI期刊论文1篇,一作EI会议论文1篇,产出毕业论文获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以负责人身份主持校级大创项目并顺利结项;获国家奖学金1次、校级特等奖学金2次;获评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团干部、校级优秀团员、校级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全国优胜奖,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各级竞赛奖项10余次。

(6)柯昌徽,中共党员,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1级本科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期间获各类荣誉超20项,本科毕业设计获评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曾获校级特等奖学金(连续三年)、龙软科技智慧矿山卓越奖学金,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总决赛团队三等奖。作为集体成员,所在团支部曾获评校级先进团支部,所在班级曾获评校级优良学风班,所在宿舍曾获评校级优良学风宿舍。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曾获评565net必赢客户端(北京)2023 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作为副领队参与的机电学院赴京“造炬成阳”社会实践团荣获优秀团队、优秀报告一等奖。